誤導台灣 (Taiwan being Misled)。曾分別在美國總統福特及小布希執政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倫斯斐特(Donald H. Rumsfeld),2011年10月11日在遠景基金會所主辦之午宴演講會上,發表「太平洋二十一世紀之挑戰及前瞻」演說時,稱:
美國政府選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式上改變與中華民國關係的同時,美國有義務和責任承認本土台灣人民的存在。台灣關係法也指明:美國有責任提供台灣軍事協助,近期美國同意對台升級F-16A/B型戰機的決定,是負責的表示。
美國政府官員無論在朝或下野,基於美國利益,都是口徑一致,避談舊金山和平條約架構內,移出日本勢力之法理台灣,而強調台灣關係法架構內,引入中國勢力之政治台灣,竭盡所能模糊台灣法理地位。美國自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至今,透過美國駐華大使館及其後繼,改變形式然換湯不換藥之美國在台協會,和本質為中國佔領當局兼中國流亡政府的中國殖民政權之台灣治理當局,藕斷絲連以維持正式或非正式邦交關係。
基於國際法架構內,中國流亡政府並無管轄本土台灣人之正當性,美國當局是將中國流亡政府轄下之佔領方「在台中國人」,和中國佔領當局轄下之被佔領方「本土台灣人」合併,視為都是中國殖民政權轄下之「在台灣的人」,命令歸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之中國佔領當局管轄,並安排「假民主選舉」,由所謂「在台灣的人」選中國佔領當局有如「陳儀層級」之行政長官(executive),非選中國流亡政府有如蔣介石層級之總統(president)。美國經由支持這個極其荒唐(extremely absurd),無正當性之「所謂台灣大選」,巧妙迴避佔領義務,實屬「可惡」。
因此,法理無國籍之被佔領方本土台灣人,其實並無立場參選佔領方中國流亡政府體制下之流亡中華民國總統。因此,本土台灣人即便主張「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以便有參選流亡中華民國總統之正當性,是毫無意義可言。 基於美國政府已認定無論台灣或中華民國在目前國際社會都不是國家,兩者在國際社會中皆無一席之地。片面宣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其終將是好比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美國政府所支持本土台灣人參選的,並非流亡中華民國總統,而是本質為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的中國佔領當局之「行政長官」。因此,本土台灣人如是要在依中華民國憲法運作之中國佔領當局體制下,參選本質為中國佔領當局的台灣治理當局之「行政長官」,所應承認的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佔領方,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佔領地」,不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
所謂「中華民國」體制內之政黨,無論藍綠,並不希望台灣地位正常,而是要在目前模糊之現狀下,各自繼續謀取利益。已決定在中華民國體制內運作之中華民國民進黨,其所主張之台灣主權獨立,是建構在美國於1979年1月1日後,已「不再承認之台灣治理當局是中華民國」,及美國所「從未承認之中華民國是台灣治理當局」。中華民國民進黨無論主張「台灣前途應由所有在台灣的人決定」或認知「台灣前途已由所有在台灣的人決定」,都是偏離舊金山和平條約之規定,違反美國所提供予台灣治理當局「台灣人不可公投、不可自決、不能加入聯合國」之訓令,而為其一廂情願之立場。
中華民國民進黨領導人對台灣地位,可說是不用心、不清楚,而且,更嚴重的是不反省,竟然無視和台灣地位盤根錯節之歷史和法理,違反國際法則自行宣告流亡中華民國就地合法,以便在中華民國體制內享盡榮華富貴之正當性,非要為淪於政治煉獄之台灣找尋活路。是以民進黨即使執政,也只能在流亡中華民國之死巷內打轉,毫無出離之緣。
在中華民國之體制內,民進黨的角色是引領本土台灣人去認同中華民國。然而,殊不知在模糊台灣地位之所謂民主制度下之「大選」,本土台灣人政黨之參與是為中國殖民政權存在台灣的合法性背書,只容許「陪選」,不容許「當選」。萬一當選,在爾後政黨輪替之後,勢必將成為中國國民黨整肅鬥爭之對象,以洩其被「竊國」之恨,不會有例外。天真的民進黨,竟誤以為台灣已是正常之民主國家,大選玩真的。中國殖民政權賦予本土台灣人參政權,掩飾其「雖是合法佔領然是非法殖民」之真面目,於是誤導國際社會認知:佔領方之在台中國人和被佔領方(敵方)之本土台灣人都是「台灣人」。
對主張在中華民國體制內進行改革,攫取政治利益者,無論藍綠,台灣地位正常化將有損其既得利益。台灣目前地位事關「佔領」,故台灣地位正常化之第一步就是佔領正常化。在軍事佔領階段中,被佔領方之「民意」,依戰爭慣例是可被佔領當局所威壓(overrule)。因此,美國在萬國公法架構內,依戰爭慣例設立台灣民政府啟動「台灣佔領正常化」,即使台灣民意反對,是完全有正當性,美國必須予以執行。必須提醒的是:台灣民意在已知的歷史中,從來不是佔領當局之核心利益。
馬英九2011年10月11日上午接見倫斯斐特時,本質為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的行政長官之所謂「中華民國現任總統」,向美國前國防部長「敬禮」。前中華民國海軍少尉究竟是開玩笑,還是真心向前美國海軍上校敬禮?無論如何,這個畫面映現出台灣的真實地位。立正、敬禮、長官好!這就對了。真是遲來的「敬禮」,究竟晚發生總比不發生好(Better late than never),您說對不對?
美國政府選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式上改變與中華民國關係的同時,美國有義務和責任承認本土台灣人民的存在。台灣關係法也指明:美國有責任提供台灣軍事協助,近期美國同意對台升級F-16A/B型戰機的決定,是負責的表示。
美國政府官員無論在朝或下野,基於美國利益,都是口徑一致,避談舊金山和平條約架構內,移出日本勢力之法理台灣,而強調台灣關係法架構內,引入中國勢力之政治台灣,竭盡所能模糊台灣法理地位。美國自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至今,透過美國駐華大使館及其後繼,改變形式然換湯不換藥之美國在台協會,和本質為中國佔領當局兼中國流亡政府的中國殖民政權之台灣治理當局,藕斷絲連以維持正式或非正式邦交關係。
基於國際法架構內,中國流亡政府並無管轄本土台灣人之正當性,美國當局是將中國流亡政府轄下之佔領方「在台中國人」,和中國佔領當局轄下之被佔領方「本土台灣人」合併,視為都是中國殖民政權轄下之「在台灣的人」,命令歸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之中國佔領當局管轄,並安排「假民主選舉」,由所謂「在台灣的人」選中國佔領當局有如「陳儀層級」之行政長官(executive),非選中國流亡政府有如蔣介石層級之總統(president)。美國經由支持這個極其荒唐(extremely absurd),無正當性之「所謂台灣大選」,巧妙迴避佔領義務,實屬「可惡」。
因此,法理無國籍之被佔領方本土台灣人,其實並無立場參選佔領方中國流亡政府體制下之流亡中華民國總統。因此,本土台灣人即便主張「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以便有參選流亡中華民國總統之正當性,是毫無意義可言。 基於美國政府已認定無論台灣或中華民國在目前國際社會都不是國家,兩者在國際社會中皆無一席之地。片面宣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其終將是好比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美國政府所支持本土台灣人參選的,並非流亡中華民國總統,而是本質為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的中國佔領當局之「行政長官」。因此,本土台灣人如是要在依中華民國憲法運作之中國佔領當局體制下,參選本質為中國佔領當局的台灣治理當局之「行政長官」,所應承認的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佔領方,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佔領地」,不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
所謂「中華民國」體制內之政黨,無論藍綠,並不希望台灣地位正常,而是要在目前模糊之現狀下,各自繼續謀取利益。已決定在中華民國體制內運作之中華民國民進黨,其所主張之台灣主權獨立,是建構在美國於1979年1月1日後,已「不再承認之台灣治理當局是中華民國」,及美國所「從未承認之中華民國是台灣治理當局」。中華民國民進黨無論主張「台灣前途應由所有在台灣的人決定」或認知「台灣前途已由所有在台灣的人決定」,都是偏離舊金山和平條約之規定,違反美國所提供予台灣治理當局「台灣人不可公投、不可自決、不能加入聯合國」之訓令,而為其一廂情願之立場。
中華民國民進黨領導人對台灣地位,可說是不用心、不清楚,而且,更嚴重的是不反省,竟然無視和台灣地位盤根錯節之歷史和法理,違反國際法則自行宣告流亡中華民國就地合法,以便在中華民國體制內享盡榮華富貴之正當性,非要為淪於政治煉獄之台灣找尋活路。是以民進黨即使執政,也只能在流亡中華民國之死巷內打轉,毫無出離之緣。
在中華民國之體制內,民進黨的角色是引領本土台灣人去認同中華民國。然而,殊不知在模糊台灣地位之所謂民主制度下之「大選」,本土台灣人政黨之參與是為中國殖民政權存在台灣的合法性背書,只容許「陪選」,不容許「當選」。萬一當選,在爾後政黨輪替之後,勢必將成為中國國民黨整肅鬥爭之對象,以洩其被「竊國」之恨,不會有例外。天真的民進黨,竟誤以為台灣已是正常之民主國家,大選玩真的。中國殖民政權賦予本土台灣人參政權,掩飾其「雖是合法佔領然是非法殖民」之真面目,於是誤導國際社會認知:佔領方之在台中國人和被佔領方(敵方)之本土台灣人都是「台灣人」。
對主張在中華民國體制內進行改革,攫取政治利益者,無論藍綠,台灣地位正常化將有損其既得利益。台灣目前地位事關「佔領」,故台灣地位正常化之第一步就是佔領正常化。在軍事佔領階段中,被佔領方之「民意」,依戰爭慣例是可被佔領當局所威壓(overrule)。因此,美國在萬國公法架構內,依戰爭慣例設立台灣民政府啟動「台灣佔領正常化」,即使台灣民意反對,是完全有正當性,美國必須予以執行。必須提醒的是:台灣民意在已知的歷史中,從來不是佔領當局之核心利益。
馬英九2011年10月11日上午接見倫斯斐特時,本質為代理台灣美國軍政府的行政長官之所謂「中華民國現任總統」,向美國前國防部長「敬禮」。前中華民國海軍少尉究竟是開玩笑,還是真心向前美國海軍上校敬禮?無論如何,這個畫面映現出台灣的真實地位。立正、敬禮、長官好!這就對了。真是遲來的「敬禮」,究竟晚發生總比不發生好(Better late than never),您說對不對?
作者:林 志昇(武林 志昇˙林 峯弘)
台灣民政府 秘書長
2011/10/13初稿 2013/10/15再論
台灣民政府 秘書長
2011/10/13初稿 2013/10/15再論